中国社会科学网:推进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研究走向繁荣

作者: 时间:2024-01-03 点击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张涛 王莹莹 潘稼佳 曹凡)2023年12月22日—24日,第一届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CHMG)学术沙龙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沙龙主题为“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20个大会报告和17个分会场报告。

  期间,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开题评审会举行。龚胜生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预期目标与成果、研究思路视角与路径、研究进度安排与分工、前期研究基础、团队建设基础及规划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开题汇报。五位评审专家从图像分类、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资料编排、突出特色、发掘价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问题。

  服务 “健康中国”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双阶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他说,中国历史医学地理是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势方向,30多年来,研究团队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不断涌出,影响不断扩大。目前,该研究团队已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资助学术团队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创新群体。他期盼各位代表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地理学、历史学、中医学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共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副院长程杨在致辞中说,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环境与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我们地理学关注的核心内容。医学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研究可在多个领域服务于当前“健康中国”的建设。本次沙龙的主题汇集了历史医学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健康地理、医学史、图像史、文化史、灾害史等多个领域研究,期待各领域的专家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接下来两天的会议中充分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集成出丰硕的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敖荣军在致辞中诚挚地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地理、健康地理、医学地理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指导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团队的学术发展。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给本学院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本团队之中,使团队不断发展壮大。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表示,龚胜生教授的团队在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资政建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历史地理学和中国医学地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张伟然在致辞中说,龚胜生教授深入疫灾历史研究30余年,有丰富的史学研究基础。尤其是他在199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震撼学界。今天举办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学术沙龙,不必争论历史学、地理学与医学的先后,是他们共同组成了这样的一个交叉学科,必将共同地推进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研究走向繁荣。

  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段锐、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书记吴成峡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龚胜生主持。

  以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临床实践为落脚点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肖永芝以日本江户时代医书配图、浮世绘、随笔和日记插图、屏风、雕像等疫病图像为例,分析了江户时代日本医家、民众对疫病的认知,日本幕府和民间应对疫情的手段与方式,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江户时代日本的医学、民俗与文化图景。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副院长刘铁钢详细介绍了中医疫病学学科的发展情况。他指出,作为新型交叉学科,中医疫病学秉持瘟病学等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数据驱动精准疫病防治研究为途径,以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临床实践为落脚点,布局了“一顶四柱”的建设方向,即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展围绕疫病防治全过程的理论、临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在基础理论文献研究中,以科技部基础资源专项“疫病文献辑录及中医药防治疫病知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为基础,为中医疫病学与历史地理学的相关交叉研究提供思考。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副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郑晓红指出,《内经》以五运六气论疫病的病因观,三因制宜、审因求机、辨证论治的发病观、防治观,重视天时气候、人体的正气神气、致病原且对数因之间的特异性关联的认识,具有科学性,对当代疫病防控有重要的启示与价值,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科学内涵以及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空间全生命周期健康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贾鹏介绍,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发挥地理信息科学与公共卫生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优势,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机制对改善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大多健康地理学研究仍基于国外人群数据库开展,对我国健康促进相关政策优化的可借鉴程度有限,并分享了我国大型人群队列建设经验和相关健康地理学研究发现。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谢波表示,现有研究已证实绿色空间能够改善肺结核治疗结果,但绿色空间形态对肺结核治疗结果的影响尚不明晰。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空气污染水平存在异质性,绿色空间形态对肺结核的影响也可能在不同污染水平下存在差异。基于此,探讨了不同绿地空间形态在不同尺度下对肺结核治疗成功的影响,并鉴别该影响是否受到个体因素及空气污染的效应修饰作用,以及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副院长程杨,基于医疗服务区划分、可达性评价和宜居环境感知三个健康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分别以案例进行阐释和解析。三个案例分别涉及省区、城市、社区,运用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医疗资源的空间组织、个体就医行为、居住环境的地方感知等议题,以期展示健康地理学研究的多元化与应用性。

  展开更有针对性和条理性的研究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商业贸易的发展,运河沿岸兴起诸多城市和市镇,人群、货物流动频繁,生活在运河沿岸市镇以及通过运河南北旅行的人们面临着更大的疾病威胁,药物作为保障生命健康之必需品具有一定的需求。明清时期贸易发展,药材作为民生日用之商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同时医学演进中医与药分业更为彻底,药物加工过程由药商包揽。城市和市镇商业发达、人口聚集,势必成为药物交易、需求之中心,以炮制修合、售卖药品为主要业务的商业性药铺大量出现。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张伟然指出,瘴是古代主要分布在南方,此外也包括西南和西北边远地区的一种疾病,它既牵涉到疾病,也指涉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上升到相关的文化观念。关于瘴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似乎均失之偏于一隅。瘴从语源上应该就是古代南方人对于病的统称,身体异常,北人谓之病,南人谓之瘴。瘴并不专指某种具体的病症,因而在历代、各地的史料中,瘴的症状不一而足。随着医学进步,一些病不断地被单独识别,它与就被从瘴中独立出来。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化成表示,瘟疫史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难题,如古代瘟疫的种类判断问题、跨学科中的历史学特性展示问题、不同视角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问题等。以往史家对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不少研究,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在学习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他以瘟疫防治史为对象,梳理出了相关研究的“六路实践”,以期展开更有针对性和条理性的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琼表示,疫灾文化是众多灾害文化中最特殊的类型,是一个群体(民族)经历及抵御、防范疫灾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化现象的总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历时性特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疫灾文化,是中国疫灾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西南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普遍包含了驱瘟避疫、防疫去疾的内涵,包含着少数民族对健康平安的祈望、禳灾祈福的文化意识。此外,某些动植物也被少数民族赋予了具有防疫消灾神力的神圣生物,认为展现生物可以让害虫、毒疫、鬼祟等畏惧躲避,达到消灾避疫的目的。一些民族特色浓郁的诗歌、绘画、舞蹈、戏剧、曲艺、音乐等民族艺术作品,也有趋疫避害的疫灾文化内涵。

  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李玉尚指出,受到霍乱的影响,英国人口普查和死因统计制度得以建立并复制到上海公共租界,藉由1870—1940年间连续性生命统计数据,可以了解现代公共卫生建立期间传染病流行和防治的图景,包括流行病学以及细节,公共卫生的介入,以及异常的自然和社会变动的影响等等。类似的数据在中国虽然并不多见,但作为离传统最近的最后一幅清晰画卷,对于了解历史时期传染病流行特征是一个重要参考。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张泰山指出,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猖獗,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防治传染病的流行。当某地发生传染病流行之时,管制交通和隔离患者成为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这种防治措施在实际运行中又根据某地传染病流行的状况而采取不同管制方式,对当今的防疫也不无借鉴意义。

  据悉,沙龙由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承办。


Copyright©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