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代表委员履职记 | 全国政协委员龚胜生:为资源枯竭型村庄转型发展寻“良方”

作者: 时间:2020-05-22 点击数:


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其中69个已经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而每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背后都有一批资源枯竭型村庄。相对城市而言,这些资源枯竭的村庄,“重生”的难题更多,缺钱,缺规划,缺门路,都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龚胜生,近年来一直在关注资源枯竭型村庄的转型问题,并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疫情刚刚好转,龚胜生就开始了新一轮调研,这次,他把调研地点选在大冶市几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村庄。龙角山村是中南地区首个铜矿——新冶铜矿的所在地。后因资源枯竭,这里成了废弃的尾矿库。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龚胜生介绍道,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转型的问题。突然矿停了,他们整个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同时环境也造成了破坏,水、耕地、住房各个方面都受到一些制约。

转型,先从环境治理开始。2014年,龙角山村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还引入乡贤回乡投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相隔不远的姜桥村和铜山村资源枯竭型村庄,前几年,两个村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好的经验,给龚胜生很大启发。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龚胜生说:“这是资源枯竭以后转型还比较好的村子。生态过去保护得比较好,另外一个是它有能人、有乡贤回来投资。”

即便是转型较为成功的资源枯竭型村庄,也面临新的难题。

大冶市龙角山村村支书石磊说:“主要是我们这个国有资产没有合理利用,比如说我们有尾矿库,两百多亩面积,二十多年基本都在荒废着。”

在一年的调研中,龚胜生发现,资源枯竭型村庄转型发展,首先要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整治开发,系统考虑道路、住宅等配套建设,同时还要进行产权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龚胜生说道,开矿、公用土地的征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还比较多。这都需要未雨绸缪的。

盘活资源,还离不开土地、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龚胜生希望在国家层面,给予资源枯竭型村庄转型发展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仅仅依靠资源枯竭型村庄自身的力量,它要转型困难还比较大,应该像国家出台(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出台针对资源枯竭型村庄的优惠政策”。

龚胜生在建议中还特别提到,针对目前中央涉农资金比较多但使用分散问题,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还要整合使用。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龚胜生说:“希望把国家涉农的这样一些资金能够整合到一起,林业的、环保部门的、农业部门的,把这些钱整合发挥更大的效益 。”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费晓丹 刘庆志 责任编辑 徐珊珊)

(本文转自长江云,详情请点击http://m.hbtv.com.cn/p/1842147.html

Copyright©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