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24日,第一届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CHMG)学术沙龙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本届沙龙由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代表参会。
12月23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龚胜生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双阶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副院长程杨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敖荣军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兼历史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余新忠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伟然教授先后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龚胜生教授主持开幕式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双阶教授在致辞中,向不畏严寒来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第一届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学术沙龙的各位专家、老师与同学们表示诚挚而又热忱的欢迎,向学术沙龙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各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对华中师范大学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中国历史医学地理是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势方向,30多年来,在龚胜生教授的带领和推动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不断涌出,影响不断扩大。目前,该研究团队已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资助学术团队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创新群体。最近10年来,团队成员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形成了“开拓创新,学以致用;勇担使命,服务社会”的学术文化。期盼各位代表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地理学、历史学、中医学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共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双阶教授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副院长程杨副教授在致辞中说,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环境与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我们地理学关注的核心内容。医学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研究可在多个领域服务于当前“健康中国”的建设。本次沙龙的主题汇集了历史医学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健康地理、医学史、图像史、文化史、灾害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期待各领域的专家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接下来两天的会议中充分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集成出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及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感谢龚胜生教授团队及我们的学生志愿者为这次沙龙的顺利举办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程杨副教授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敖荣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诚挚地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地理、健康地理、医学地理、社会医疗史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指导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团队的学术发展。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给本学院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本团队之中,使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感谢所有专家学者对此次学术沙龙会议的支持,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敖荣军教授致辞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兼历史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余新忠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华中师范大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举办此次会议所作的精心工作,也感谢龚胜生教授团队的盛情邀请。龚胜生教授的团队在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资政建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历史地理学和中国医学地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对历史医学地理学的研究让我们有缘在此共同交流学习。本次会议是一个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盛宴,我相信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将会对我们当今学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也相信本次参与会议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能满载而归!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致辞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伟然教授在致辞中说,龚胜生教授深入疫灾历史研究30余年,有丰富的史学研究基础,相关研究工作十分出色,深得学界赏识,广受学界好评。尤其是龚教授在199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震撼学界,名垂青史。今天我们在此举办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学术沙龙,不必争论历史学、地理学与医学的先后,是他们共同组成了这样的一个交叉学科,必将共同地推进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研究走向繁荣。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推动学者们关注健康地理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祝愿第一届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学术沙龙取得圆满成功!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伟然教授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段锐处长、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吴成峡书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曾群编审等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第一届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学术沙龙与会代表合影
12月23日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一)上半场,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肖永芝研究员以《日本江户时代的疫病图像》为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刘铁钢教授以《中医疫病学学科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为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副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郑晓红研究员以《五运六气与疫病防治》为题做大会主旨报告。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主持大会主旨报告(一)上半场
肖永芝研究员指出,疫病流行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于至今还留下大量与疫病相关图像资料。江户时代医书配图、浮世绘、随笔和日记插图、屏风、雕像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日本医家、民众对疫病的认知,日本幕府、民间应对疫情的手段与方式,日本社会因疫病而产生的传说、信仰和风俗。从医学史的角度来看,各类疫病图像体现出汉方医学在抗疫中占据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浮世绘记载的医方、放血法、调护方法,到武鉴的芳香散戏文,汉方医学的身影无处不在。江户时代的疫病图像显示,汉方医学绝对是抗疫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从中日文化和医学交流的角度来看,江户时代医书中的医学知识、浮世绘中的不换金正气散等疗法,多数源自中国医学。《麻疹养生训》中的钟馗与神农氏,则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日本人祈祷禳疫的传统,也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国医学对江户时代日本物质文明、精神文化和医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从图像的角度梳理疫病的历史,挖掘其中的历史学、社会学和医学价值,可以拓宽疫病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可贵和有益的探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肖永芝研究员做大会报告
刘铁钢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医疫病学学科的发展情况,指出:作为新型交叉学科,中医疫病学秉持温病学等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数据驱动精准疫病防治研究为途径,以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临床实践为落脚点,布局了“一顶四柱”的建设方向,即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展围绕疫病防治全过程的理论、临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在基础理论文献研究中,以科技部基础资源专项“疫病文献辑录及中医药防治疫病知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为基础,为中医疫病学与历史地理学的相关交叉研究提供思考。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副院长刘铁钢教授做大会报告
郑晓红研究员指出,运气学说是古人综合运用当时的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等科学成就,并结合人们对生活及医疗实践的长期观察研究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生命、疾病、疫病影响的一门学问。它以木火土金水(与十天干配合)五运经天、以寒暑燥湿风火(与十二地支配合)六气纬地为常,综合探讨灾变、疾病/疫病流行等信息的古老科学。如果能洞察天时,了解气候周期性的常与变,就会对自然灾害以及疾病疫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运气思想指导下中医药调整人天关系的治疫特色,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本色。“上工治未病”,在与致病微生物的斗争中,变被动为主动。以五运六气的研究为突破口,重构中医学天、人、邪一体的外感病因学说,提高中医药防疫治疫的水平。继承、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在瘟疫防治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当前筛选具有针对性作用的药物与方剂,建立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决策支持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京中医药大学郑晓红研究员做大会报告
12月23日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一)下半场,由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敖荣军教授主持。空间全生命周期健康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贾鹏教授以《基于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的环境健康研究》为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谢波教授以《绿色空间、空气污染暴露与肺结核的关系研究——基于尺度效应、联合效应、滞后效应及效应修饰的探索》为题,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副院长程杨副教授以《从空间到地方:多源数据与多元方法在健康地理学中的应用》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张涛博士以《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数据库建设》为题,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颜俊副教授以《2017—2020年中原城市群臭氧浓度时空格局及人群健康效应研究》为题做大会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敖荣军教授主持大会主旨报告(一)下半场
贾鹏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发挥地理信息科学与公共卫生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优势,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机制对改善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大多健康地理学研究仍基于国外人群数据库开展,对我国健康促进相关政策优化的可借鉴程度有限。他还分享了我国大型人群队列建设经验和相关健康地理学研究发现。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贾鹏教授做大会报告
谢波教授在报告中表示,现有研究已证实绿色空间能够改善肺结核治疗结果,但绿色空间形态对肺结核治疗结果的影响尚不明晰。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空气污染水平存在异质性,绿色空间形态对肺结核的影响也可能在不同污染水平下存在差异。基于此,探讨了不同绿地空间形态在不同尺度下对肺结核治疗成功的影响,并鉴别该影响是否受到个体因素及空气污染的效应修饰作用,以及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谢波教授做大会报告
程杨副教授基于医疗服务区划分、可达性评价和宜居环境感知三个健康地理学的热点研究问题,分别以湖北省产科病历数据为例,介绍网络优化方法应用于湖北省多层级医院产科医疗服务区划分与产科转诊体系构建的案例;以出租车轨迹数据、POI数据、微博数据和访谈数据为例,介绍两步移动搜寻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儿童专科医院可达性研究的案例;以调查问卷数据为例,介绍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北京市老年人口宜居环境感知的案例。三个案例涉及省区、城市、社区的尺度,运用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医疗资源的空间组织、个体就医行为、居住环境的地方感知等议题,以期展示健康地理学研究的多元化与应用性。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副院长程杨副教授做大会报告
张涛博士代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介绍了关于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背景和工作进展,团队界定了中国历史瘟疫图像的内涵与类型,对中国历史瘟疫图像开展广泛收集,以时代为纲、文化类型为目对瘟疫图像进行整理汇编,形成《中国历史瘟疫图像史料汇编》初步成果,并开展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数据库的建设。后期,基于历史瘟疫图像数据库,将深入开展有关中国疫灾文化的时空变迁及区域差异研究,充分发掘瘟疫图像对于历史传染病研究的价值,为当今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张涛博士做大会报告
颜俊副教授基于2017—2020年中原城市群91个监测站点的臭氧数据,研究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和评估臭氧对人群的健康效应。他发现,2017—2020年中原城市群全年和暖季的臭氧浓度呈现下降趋势,臭氧浓度空间格局变化较大,但具有规律性,暖季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冷季自西北向东南呈现“高-低-高”的空间格局。臭氧浓度的空间聚集情况较为稳定,热点集中在北方,冷点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暖季臭氧的人口暴露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城市市辖区。
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颜俊副教授做大会报告
12月23日下午的大会主旨报告(二)上半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肖永芝研究员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张伟然教授以《观念·疾病·文化:关于古代瘴病的几点思考》为题,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李化成教授以《瘟疫防治史研究的六路实践——兼论医学社会史研究的交叉性与历史性》为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琼教授以《中国西南疫灾文化初探》为题,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李玉尚教授以《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1870—1940)》为题,三峡大学水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与传媒学院黄权生副教授以《“麻阳鬼”瘟疫与人口流动研究》为题做大会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肖永芝研究员主持大会主旨报告(二)上半场
张伟然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瘴是古代主要分布在南方,此外也包括西南和西北边远地区的一种疾病,它既牵涉到疾病,也指涉独特的地理环境,后来又关联到文化观念。关于瘴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似乎均失之偏于一隅。瘴从语源上应该就是古代南方人对于病的统称,身体异常,北人谓之病,南人谓之瘴。瘴并不专指某种具体的病症,因而在历代、各地的史料中,瘴的症状不一而足。随着医学进步,一些病不断地被单独识别,从“瘴”中独立出来。明清以降,瘴也就主要指恶性瘧疾,在古代它的内涵复杂得多,几乎是南方地区各种疾病的统称,因此它也就成为一种与南方地区相关的文化意象。从环境,到疾病,到意象,中间有着复杂而清晰的内在理路。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做大会报告
李化成教授在报告中表示,瘟疫史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难题,如古代瘟疫的种类判断问题、跨学科中的历史学特性展示问题、不同视角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问题等。以往史家对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不少研究,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在学习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以瘟疫防治史为对象,梳理出了相关研究的“六路实践”。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化成教授做大会报告
周琼教授认为,疫灾文化是历史以来在疫病灾害的预防、治疗等过程中形成的对疫灾的态度、思想、理念、行为、经验、习俗等的总称,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在长期与疾病灾害共存的过程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包括人们对待疫灾的态度、思想、理念、习俗、惯例、规范、禁忌及系列应对的行为、制度、措施,还包括人们对疫灾的认知、记忆、叙事、神话传说、知识体系和用文字影音等形式记录的疫灾状况及其经验价值等内容。疫灾文化是众多灾害文化中最特殊的类型,是一个群体(民族)经历及抵御、防范疫灾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化现象的总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历时性特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疫灾文化,是中国疫灾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各种疾病长期蔓延的疫区,不仅医疗文化发达,各种驱疾斗瘟的民族文化辑轶及叙事传说,深刻地渗透到各少数民族的民俗禁忌、生产生活、节日庆典、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防疫抗疫的历史,是一部疫灾文化形成、发展、融合互鉴的历史。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琼教授做大会报告
李玉尚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受到霍乱的影响,英国人口普查和死因统计制度得以建立并复制到上海公共租界,藉由1870—1940年间连续性生命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现代公共卫生建立期间传染病流行和防治的图景,包括流行病学以及细节,公共卫生的介入,以及异常的自然和社会变动的影响等等。类似的数据在中国虽然并不多见,但作为离传统最近的最后一幅清晰画卷,对于了解历史时期传染病流行特征是一个重要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李玉尚教授做大会报告
黄权生副教授通过文献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麻阳多瘟疫,明清时期苗疆的瘟疫被称为“麻阳鬼”,麻阳灾荒尤其是瘟疫和兵荒引起了整个苗疆地方的人口流动。麻阳作为管控苗疆的军事和物资中心,麻阳地方瘟疫灾害产生后会加剧武陵苗疆瘟疫的流行,而武陵和苗疆农业生产也比较脆弱,受到气候、瘟疫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瘟疫容易造成人口耗损和人口外迁。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黄权生副教授做大会报告
12月23日下午的大会主旨报告(二)下半场,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张伟然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兼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以《明清运河古镇与名药铺的兴起——以塘栖镇为中心》为题,湖北师范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负责人、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张泰山教授以《民国时期政府对疫区的交通管制与隔离方式》为题,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李孜沫副教授以《清代卫生防疫的现代性省思》为题,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秦崇文博士以《灾难叙事与禳灾治疗——对清末江南<潘公免灾救难宝卷>的文化考察》为题,山东女子学院旅游学院王晓伟副教授以《两千年来江南地区疫灾序列重建和变化特征》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王莹莹助理研究员以《中国三千年疫灾信息集成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为题,邯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石国宁博士以《清代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题做大会报告。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伟然教授主持大会主旨报告(二)下半场
余新忠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商业贸易的发展,运河沿岸兴起诸多城市和市镇,人群、货物流动频繁,生活在运河沿岸市镇以及通过运河南北旅行的人们面临着更大的疾病威胁,药物作为保障生命健康之必需品具有一定的需求。明清时期贸易发展,药材作为民生日用之商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同时医学演进中医与药分业更为彻底,药物加工过程由药商包揽。城市和市镇商业发达、人口聚集,势必成为药物交易、需求之中心,以炮制修合、售卖药品为主要业务的商业性药铺大量出现。倚赖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运河沿岸的城市和市镇获取来自各地的药材资源,并将加工后的药品运输到各地,由此出现诸多闻名全国的药铺及药品,塘栖镇姚致和堂所制售“痧药”即是如此。在清初“痧症”被逐渐建构为新的疾病范畴以及以“痧”为名的新疾病“烂喉痧”“吊脚痧”流行的背景下,“痧药”成为当时运用广泛的药品,也是商业性药铺主要制售药品的一类。在贸易发展、医药分业,以及新疾病流行之下,塘栖镇姚致和堂所制售的“痧药”不仅在地方被用于救疗“痧症”,而且基于发达的交通网络运销南北,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同时,随着医学知识的整理和书写,“塘栖痧药”进入医学文本的书写之中,并伴随文本流转对医学、社会产生更为广泛、持久的影响。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做大会报告
张泰山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猖獗,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防治传染病的流行。当某地发生传染病流行之时,管制交通和隔离患者成为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这种防治措施在实际运行中又根据某地传染病流行的状况而采取不同管制方式:或是对疫区采取半封锁方式即以断绝交通强制隔离为主,或是对疫区采取全封锁方式即以整体隔离疫区为主,或是对疫区采取软性封锁方式即以在疫户外张贴或竖立警示牌为主,这三种管制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当今的防疫也不无借鉴意义。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张泰山教授做大会报告
李孜沫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清代是中国由古代向近代、现代转型的大变革时期,卫生防疫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面向,其卫生防疫的现代性特征值得省思。从是“疫死”还是“医死”、是“真实”还是“谎言”、是‘“强制”还是“自愿”、是“科学”还是“迷信”、是“进步”还是“落后”五个侧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科学解读卫生防疫机制的历史演进。
南昌师范学院李孜沫副教授做大会报告
秦崇文博士认为,灾难叙事与禳灾治疗是宝卷叙事中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其内容背后潜隐着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原则。《潘公免灾救难宝卷》讲述了一个真实历史人物——潘曾沂的故事,为我们了解清末江南灾难叙事与禳灾治疗面貌提供了新的视角。疫病、战乱及频发的自然灾害是该部宝卷生成、流行的最直接动因,民众通过传抄、珍藏、念唱该宝卷等系列“仪式性”活动,以期实现免灾保平安。从此种意义上讲,该宝卷在“免灾救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禳灾治疗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秦崇文博士做大会报告
王晓伟副教授研究指出,过去近2000年,江南地区疫灾呈波动上升趋势,至少有354个疫灾之年,疫灾频度为18.76%;累计波及3113县次,平均每年有1.65县次发生疫灾。从疫灾综合指数序列来看,存在4个疫灾高发期:830—869年疫灾发生频率不高但疫灾影响范围相对较广,1490—1589年疫灾发生频率不高且疫灾波及范围一般,1660—1709年疫灾发生频率高但波及范围不大,1720—1900年疫灾发生频率较高、波及范围较广。疫灾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互的结果,重建疫灾序列以及研究疫灾流行特征,可为疫情防控提供历史借鉴。
山东女子学院旅游学院王晓伟副教授做大会报告
王莹莹博士后表示,为切实推进中国历史疫灾地理数据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平台建设,促进灾害史学、历史地理学、健康地理学、信息地理学、医学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为主要数据源,基于“数据+模型”双驱动、“数据库+模型库”双引擎结构框架,构建长时序疫灾时空信息与疫因、疫果、疫种等属性的信息集成数据库——中国三千年疫灾信息集成数据库,以期为中国当代防灾减灾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并以此融入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数据共享服务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王莹莹助理研究员做大会报告
石国宁博士对清代(1644—1911年)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代畜疫流行频繁,畜疫频度高达55.60%;夏、秋两季畜疫高发,56.52%的畜疫季节发生于夏、秋季节,60.43%的畜疫县数集中在夏、秋季节;畜疫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清后期最为严重,清前期次之,清中期相对稀少;清代畜疫流行还存在90年左右的波动周期。清代畜疫流行空间分异明显,整个清时期,畜疫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两个高发区中心以及“赣东北-湘东-两广交界-海南岛”的东北西南走向的畜疫高发带。清代畜疫流行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旱涝事件是畜疫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邯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石国宁博士做大会报告
12月23日全部20个大会主旨报告结束后,龚胜生教授进行了点评总结,他指出本届沙龙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主题突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畜疫还是人疫,都围绕“健康”这一个主题词,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不仅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还要包括“生命健康”。第二,交叉性强。首先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大交叉,其次是历史学、中医学、地理学甚至还有文学的交叉融合。第三,多样性。对疫病、疫灾的研究,既有对某个阶段的研究,也有某一种具体传染病的研究;既有人疫研究,也有畜疫研究;既有研究建成环境与健康的,也有研究环境污染与健康的。本届沙龙的大会报告内容可以说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最后,他感谢所有报告人的精彩报告,感谢所有主持人的精准把控,感谢所有评议人的精到点评,感谢所有与会专家、老师、同学们的参与,希望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继续得到在座各位专家的帮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推进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团队负责人龚胜生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和致谢
12月24日上午,由龚胜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举行开题评审会。评审会由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处王海处长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兼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伟然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肖永芝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琼教授,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李玉尚教授担任评审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
《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开题评审会现场
会上,项目负责人龚胜生教授首先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预期目标与成果、研究思路视角与路径、研究进度安排与分工、前期研究基础、团队建设基础及规划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汇报。之后,五位评审专家从图像分类、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资料编排、突出特色、发掘价值等方面指出问题和提出建议。再次,龚胜生教授和项目组成员对专家所指出的问题和所提及的建议进行反馈。最后,项目组所有成员回避,专家组评审组闭门讨论,形成开题评审决议。决议充分肯定了《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的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认为项目研究目标明晰,前期基础扎实,技术路线科学可行,研究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望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决议也对历史瘟疫图像的分卷、瘟疫图像的田野调查、民族医学史料的收集等提出了建议。
项目负责人龚胜生教授进行开题汇报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肖永芝研究员点评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伟然教授点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琼教授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李玉尚教授点评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点评
项目负责人龚胜生教授对专家建议和问题进行回复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开题评审会合影
12月24日上午,沙龙两个分会场共17个学术报告也同时进行。分会场1“中国历史瘟疫图像与疫灾地理研究”由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刘国旭副教授主持,三峡大学水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与传媒学院黄权生副教授点评。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孟银鸽以《灾害、祥瑞与制度:唐代河东盐池榷盐制度探析》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晓峥以《清末东北大鼠疫的时空过程、死亡分异与制度文化转变》为题,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席杨以《气温与疫灾流行:基于民国陕甘宁的个案分析》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曹凡以《1917—1918年晋绥鼠疫传播时空网络与影响因素分析》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潘稼佳以《1894年穗港鼠疫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为题,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冯忱熹以《清代蝗灾图像信息分析及其灾害文化阐释——以<捕蝗要诀>与<治蝗书>为例》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杜雨涵以《地理环境对疫灾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胡方莹以《传统与现代之变:近代广西麻风病的流行与防治》为题,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泽以《中共局部执政时期淮域开发与环境治理(1937—1949)》为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志禹以《湖北省1850—1949年霍乱流行的时空规律及影响机制》为题分别做报告。
分会场1“中国历史瘟疫图像与疫灾地理研究”报告人员合影
分会场2“中国现代医学与健康地理研究”由武汉大会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尹春副研究员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副院长程杨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姚申君副教授点评。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志鹏以《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与收入水平研究》为题,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黎满耀以《基于网络分析的新冠疫情前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识别》为题,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杨舒涵以《疫情封控前后邻里建成环境感知与居民日常活动的关联路径比较》为题,信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王鑫颖以《2014—2021年河南省PM2.5健康负担的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力》为题,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秦坤以《社区食品环境与居民血脂异常的关联研究》为题,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展鹏以《流行病学视角下的常见大气污染物PM2.5产品精度提升》为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蔡丽燕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居民生活质量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题分别做报告。
分会场2“中国现代医学与健康地理研究”报告人员合影
本届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学术沙龙主题为“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20个大会报告和17个分会场报告,同时举行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历史瘟疫图像整理与疫灾文化研究》开题评审会。会议交流深入,成果丰硕,促进了历史地理、医学地理和健康地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期待第二届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学术沙龙的召开!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合影
通讯员:张涛、王莹莹、潘稼佳、曹凡、胡方莹、焦义彬、戴子涵、李俊翰、陈志禹
编辑:张涛
审读人:龚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