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报】 龚胜生委员:分期分批设立 “资源枯竭型村庄”

作者: 时间:2020-06-04 点击数:

分期分批设立资源枯竭型村庄

——访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矿产资源快速消耗的时期。截至2012年,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已有69个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每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背后都有一大批资源枯竭型村庄,它们的发展与振兴面临的挑战更多。资源枯竭型村庄的转型发展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龚胜生提交了《关于资源枯竭型村庄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的提案。

资源枯竭型村庄振兴面临不少问题

生长于煤炭产地湖南涟源市的龚胜生对资源枯竭地区有着更深的体会。2019年以来,他组织了一个由博士生组成的资源枯竭型村庄环境综合治理调研小组,到湖南涟源市和湖北大冶市进行调研。

他们在调研中发现,资源枯竭型村庄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产业转型困难,贫困发生率较高,今昔落差巨大,矛盾纠纷多。同时,因为其他资源的优势没被发掘,因地制宜的发展办法没有找到,资源枯竭型村庄的发展困难重重

例如,资源枯竭型村庄耕地损毁严重,所有采矿区都存在耕地损毁现象,且待修复耕地面积庞大;村民住房安全受到威胁,采矿区住房损坏主要发生在闭矿后,且损坏持续不断发生,有些搬迁后新建的房屋不到5年又成了危房;水源缺乏加剧,采矿引发地表水渗漏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有的村庄人畜饮水困难,更不用说灌溉用水和救灾用水了;水质污染突出,主要为闭矿坑道排水污染,雨水冲涮矿渣中的有害物质流入农田和河道,引起重金属污染;采空区地质灾害层出不穷,山体滑坡屡见不鲜,大小天坑比比皆是。

制定评估标准及相应的扶持政策

建议比照设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办法,在全国分期分批设立资源枯竭型村庄,制定资源枯竭型村庄的评估标准及相应的扶持政策,把资源枯竭型村庄的转型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龚胜生说。

同时,建立全国资源枯竭型村庄大数据库。摸清全国资源枯竭型村庄的数量、分布、类型等家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地推进其转型发展。建立一个从中央到省区、地市、县市、村庄的五级网上管理系统,精准审核、精准投入和精准监督资源枯竭型村庄的环境治理。

此外,他还建议,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各方面针对资源枯竭型村庄的资金投入予以整合,分轻重缓急,集中力量进行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既避免撒胡椒面式的低效率投入,又避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重复投入。

以环境综合治理为振兴之基

把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资源枯竭型村庄的振兴之基。龚胜生说。对此,他提出了六方面具体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整治。因地制宜推进损毁耕地修复、工矿用地复垦;实事求是调整基本农田地块,杜绝基本农田额的长期虚挂;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耕地占补平衡落到实处。二是多措并举保障住房安全。科学检测闭矿后地质变化,及时排除住房安全隐患;对房屋受损程度进行评估鉴定,制定合理的补偿赔偿机制;探明地质灾害隐患区,引导村民到地质稳定区建筑房屋。三是千方百计保障饮水安全。修复和兴建村民饮水、灌溉所必需的水利设施是当务之急,对人畜饮用水都得不到保障的,要进行异地安置。四是加强坑道排水污染治理。永久性密封各类井口,结合水利设施修建工程,防止地表水直接进入天坑和地裂缝,尽量减少坑道排水量。杜绝将废弃矿井和天坑洞穴作为天然垃圾填埋场,防止地下水二次污染。加强矿洞排水监测,应治尽治,不让一个矿洞的污水长期不加治理地排放。五是综合利用矿山固弃物。煤矸石具有低热值,应变废为宝,用来烧制建筑材料或机械粉碎,进行耕地复垦。对于不能二次开发利用的矿渣采取工程措施加固,防止扬尘污染、渗水污染和地质灾害。六是净化乡村社会环境。坚决打击乡村黑恶势力,帮助解决房屋受损又找不到赔偿主体的村民的合理诉求,将因矿难而致贫的家庭和村民纳入精准扶贫对象。

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源枯竭型村庄面临的共性问题。龚胜生说,不过,每个村的瓶颈问题又不一样,有的是地质灾害问题,有的是水污染问题,有的是水资源枯竭问题等。因而,他认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村制宜地做好战略规划,选好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记者:王丽丽,责任编辑:崔维维)

(本文转载自中国煤炭报,原文请点击链接http://m.ccoalnews.com/special/202005/28/c127035.html

Copyright©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邮编:430079